今年入汛以來,從南到北,長沙、南昌、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北京等多個城市在強降雨中狼狽不堪,出現嚴重內澇。“下雨天到××去看海”、“汽車成了潛水艇”,成為網友們對這一現象的流行調侃。
許多評論文章建議中國應向西方*學習,在地下建設大型排水管網,讓降雨產生的城市積水迅速排往河道。環境教育學者李皓認為,目前,發達*的許多城市開始注重利用雨水資源補充地下水,對雨水的處理方式出現根本性轉變,其總體思路是變“排水”為“留水”。這與古代中國筑城、造園或建宅時力求留住雨水資源的設計思想*一致。
環境教育學者李皓*近在德國和美國,仔細觀察了那里的城市是如何解決雨水排放問題的。她認為,治理城市內澇隱患可以通過改變地面設計來完成。這些來自古代中國與現代西方的成功實踐,消除積水的效果好、方法簡單、可持續,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利用雨水資源。多個城市出現積水,并不只是地下管網的問題,城市大面積硬化也是重要原因。
記者:*近,中國不少城市出現大雨即澇的問題。主要是地下管網標準太低,還是城市大面積鋪設硬化地面、水泥化等造成的?
李皓:6月23日北京因暴雨產生內澇之后,我到陶然亭地鐵D出口和西三環蓮花橋,實地觀察了暴雨引發積水的原因。看到的情況是:這些地段發生積水,主要原因是地面硬化、綠地筑坎、道路擋板無排水孔、周邊無吸收雨水的低地。*近,南北方城市都出現“大雨即澇”,我認為,多個城市出現積水問題,并不只是地下管網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硬化現象嚴重,很多城市存在一個很大的誤解:硬化就是現代化,現代化就要告別土地,讓土地變成混凝土,追求豪華亮麗,這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城市大范圍硬化后,雨水只能往地勢低的地方流,馬路成了排水溝,立交橋下、隧道容易積水,形成了城市內澇。很多城市設計者搞地面設計時,*沒有考慮下雨積水的問題。到處是水泥地,磚和磚之間勾縫,不透水。大地的“皮膚”硬化后,天和地水汽不相通,導致城市高溫,降雨沒處去,發生水災。地下管網不是*上現代城市建設的趨勢。巴黎100多年前建設大型地下管道,把雨水往城市河流排,現在并不提倡這么做。歐美20世紀70年代有大量研究表明,雨水形成的地表徑流被污染成為一個嚴重問題。雨水落到城市的硬化地面上,會被生活垃圾、汽車尾氣排放物、油脂、重金屬、農藥等臟東西污染,其中甚至包括致癌物,如果往地下管網排,往河流中走,會形成很大的污水排放,嚴重影響到河流水質與生態環境。大量雨水被排走也會導致城市的地下水得不到補給,造成缺水。
這些教訓在發達*幾十年前已出現,現在他們正在糾正這個巨大錯誤,告別地面硬化的城市建設模式來減少內澇。這是西方*建筑設計思想發生的重大轉變。目前在德國,城市透水地面的比例要求*低為60%,理想狀態為80%以上,以確保防澇和地下水位不下降。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再不能大面積硬化土地了。雨水是甘露,是老天爺給的水資源,不要想著馬上排走,應當設法留住
記者:許多評論文章建議的出路幾乎只有一條:中國應向100多年前的西方*學習,在地下建設大型排水管網,讓降雨產生的城市積水迅速排往河道中。您的觀點似乎有所不同?
李皓:西方老式的將含有污染物的地表徑流直排入河的方法會把干凈的河流污染了,修那樣的管網,現在并不提倡。雨水是甘露,是老天爺給大地的水資源,應當設法留住。改一改做法,讓雨水流到一些人工湖中,將水存起來,成為有利于城市發展的水資源。來了雨,*好的方法是就地滲入地下,變成地下水資源。
中國古人就是這么做的,盡量讓雨水能就地滲入地下,進入大自然的循環。在古代中國的村莊、園林、廟宇和皇宮中,透水地面的比例大多保持在80%以上,故宮就是這樣。故宮建成500多年了,古代一直沒有被水淹的記載。但今年網友發布了北京大雨導致故宮太和殿廣場積水的照片,我看了并不太驚訝,因為故宮大修了,改變了古代地磚的鋪法,將過去透水的地面給硬化了,讓人痛心。
目前,在德國的一些社區,蓋新房子有一個規定,地面要采用鋪透水磚,荷蘭磚或植綠等方法來讓雨水就地滲入,如果排到地漏管網中,要付排污水費。這代表了雨水處理的未來趨勢。6月23日北京的降雨量平均約為50毫米,北京的面積有1.67萬平方公里,一算就知道,這次大約降下了8億噸水。北京目前一年的降水量在95億—100億噸。這么寶貴的水資源,如果能留住,就能緩解北京的缺水情況。
注重地面設計:鋪設透水地面,使降雨直接滲入地下;綠地應該是下凹式的
記者:鋪設透水地面和增加綠地面積,可以幫助我們留住天上的雨水。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李皓:*近,我利用赴德國和美國旅行的機會,仔細考察了那里是如何解決雨水排放問題的。他們的一些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應該多鋪透水地面,使降雨直接滲入地下。鋪地方法有使用高承載無砂混凝土鋪地、孔型鋪地、礫石鋪地、磚塊或石塊留縫式鋪地、透水磚鋪地、網格鋪地等。透水地面能過濾地表污染物,凈化水質,讓雨水直接補充地下水。城市中可改造為透水地面的區域包括易發生積水的機動車道路地段、步行道、廣場、停車場、工地、社區、學校、運動場等。如果城市有野生植被地帶,應當讓雨水排入這些區域,利用野生植被發達的根系將雨水輸送入地。野生植被區地表的生態十分活躍,能很好地分解或去除地表徑流中所含的各類污染物。人工綠地也是吸收地表徑流的好地方,只要將綠地的高度降到低于道路路面,成為下凹式綠地,就能使綠地充分接納地表徑流,獲得足夠的雨水,減少澆水需求。北京有大量綠地都建成了高臺式綠地,沒有建成下凹式綠地。在中國的古園林和院落中,綠地設計幾乎都是下凹式的。在現代西方*,綠地與道路之間不設道牙石,下雨時,地表徑流能順勢流入綠地中,被土壤吸收。另外,為提高對雨水的吸收能力,還可以覆蓋園林有機質,以增加土壤的疏松性和保水性。封閉式立交橋上,擋板處要多開排水孔;建植草邊溝、人工湖來匯集雨水。
記者:治理內澇隱患,在改變地面設計上還有哪些可做的事情?
李皓:在封閉式立交橋上,擋板處要多開排水孔。孔的密度大約每95厘米一個,孔的寬度應大于12厘米。這些數據來自故宮石欄桿基座的排水孔設計。這些孔洞保障了太和殿的臺基從不積水。臺基下的場地是磚塊夾泥組成的透水地面,所以,孔洞排出的水到達地面就能被吸收了,不產生積水。在美國,排水良好的立交橋上分布有同樣密集、口徑更大的雨水直排孔,立交橋下的地面用石子鋪地等辦法保持良好的透水性。這樣做能避免大雨時立交橋路面的積水匯流到橋下,引發內澇問題。
在中國古代的院子和村莊中,幾乎都有人工挖掘的水池或池塘,下雨時能接納地表徑流,池滿后,水再流向外周的河道里,這是排澇和收集雨水資源的好辦法。現代西方*也開始這樣做了。在德國和美國,路邊常見植草邊溝,以利于地表徑流就近排入。徑流匯入植草溝中,草能凈化水質,草根能幫助水滲入地下,多余的水順溝流向附近的人工湖里,給城市增加水資源和水景觀。為保證大雨時地表徑流排放通暢,設置在道路上的雨水排放口應保持較大開口,但必須有防護格柵,保障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古代中國與現代西方的這些成功辦法,消除積水的效果好、方法簡單、可持續,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利用雨水資源。傳統擺在那里,教訓擺在那里,面對內澇沖擊,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找到自己城市內澇的原因,找到一條新路,趕上*的趨勢,選擇*節省和環保的方式,避免積水成災,并把暴雨轉變為城市寶貴的水資源。